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报告

2021年经济工作报告

2021-02-03
【字体: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岁末年初之际,今天我们召开2021年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十三五”期间和2020年经济工作,科学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十四五”期间和2021年经济工作,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奋力开创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

一、“十三五”期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五年。五年来,我们面对瞬息万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错综复杂的经济下行压力,冷静思考,沉着应对,团结拼搏,负重赶超,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工作要求和部署,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工作,不遗余力改善民生,优化发展环境,区域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强党建,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我们按照全面从严治党总体要求,不断加强党的领导,自觉聚焦主责主业,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五年来,我们始终专注快发展,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区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26亿元,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4.84亿元,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0.49亿元,入区企业突破3100家。共签约项目52个,金额突破 600 亿元。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超10亿元,建成道路10条共11348米,新增绿地11.67万平米、供热面积96万平米,新建综合管沟5689米、排水管道27220米、供水管线约12000米、燃气管线约25000米。

五年来,我们始终持续增动力,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战略,“三化三制”改革顺利完成,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成效明显,工作效能大幅提升。2017年6月完成开发区扩区,2018年9月升级国家级开发区已上报国务院待批,2019年在全省开发区综合水平考核中名列优秀等次,2020年同样有望再创优秀,先后荣获“中国产业园区成长力百强”、第33届(2019·达辰)山西十大经济新闻“六最”营商环境创优案例等荣誉称号。

五年来,我们始终注重抓服务,营商环境实现新升级。开展了“需求式服务”,举办了“企业家日”活动,在全省率先出台了税务容缺容错“如意双十条”,创造了“利用加减乘除创优营商环境”等经验做法;我们有效化解了体制机制、“城中村”改造等历史遗留问题和民生问题;我们有效扶持了区内华翔集团发展,2020年9月成功引领华翔集团主板上市,实现了我市本土企业在主板上市“零”的突破,同时助推华翔集团创建国家级高端铸造专业化众创空间、省级“双创”基地,激发了全区经济活力和内生动力。

回望过去,我们雄心激荡。刚刚过去的五年,我区历经艰难险阻,各项事业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在非常时期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更有赖于开发区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党工委、管委会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参与临汾开发区建设的各级各部门各企业的干部、群众表示衷心感谢!

二、2020年工作成效和存在不足

2020年,临汾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升级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以完成年度考核目标为抓手,以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为重心,努力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凝神聚力,知责担当,攻坚克难,圆满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疫情防控顺利开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区迅速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台账,第一时间完成了全区1976家企业的摸排工作,赴企业现场帮扶,指导建立应急预案,做好人员管理和消杀工作,帮助147家企业、3千余人解决疫情防控物资;积极开展“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主题活动,帮助解决居民生活难题30余件,捐款捐物25.84万元。同时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加快推动各项政策在企业端精准落地。

(二)主要指标较好完成。全年工业投资完成6.67亿元,增速2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8.4亿元,可比价增速12.63%;产出强度预计完成230万元/亩;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速12.5%;“四上”企业数增速54%,达到117家;实际利用外资完成43万美元(281万元),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亿元,同比增加7.3%,各项指标稳步增长。

(三)改革创新接续发力。我区“三制”改革已全面完成,当前正积极向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努力。按照“管运分离”模式设立平台公司,积极与大同证券等专业化公司开展合作,聘请了经济专家作为经济顾问,推进了科技创新孵化园的专业化运营管理,目前清控(临汾)创新基地已签约24家科技型企业,并有17家完成入驻;正在组建市场化招商团队,以灵活性、专业化的招商组织机制,实施标准化招商服务流程;依托清控科创和华翔集团连锁化、网络化、资本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搭建国内外科技资源与创新人才桥梁,整合国内外行业优势资源和多元化创新资源,探索建立面向国际化的体制机制,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产业集聚区。

(四)招商引资成效初显。通过全员招商、以商招商、市场招商等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对接项目,积极洽谈,组织了常州、上海、北京等多场招商活动,小分队外出20多次,洽谈对接300余场,签约项目12个,总签约额71.8亿元。其中,开工项目4个,开工率33%,新开工项目投资额完成26.93亿元,非固投项目投资0.65亿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成立台资项目4个。

(五)项目建设奋力推进。坚持“包联领导、包联单位、项目专员”三位一体,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开展“项目前期手续集中办理月”“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等专题活动,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全年召开了8次重点项目专班会议,明确了全区45个项目的包联领导、包联单位、项目专员,围绕全市开发区(产业集聚区)观摩活动、“三个一批”活动,共签约项目12项,总投资64.53亿元;开工项目14项,总投资32.53亿元;投产项目15项,总投资15.49亿元。同时,积极推进我区承担的市级“20+3”重点城建项目,目前河汾一路跨铁路桥梁项目已初步完成前期拆迁工作;城北安置房项目已完成土地征收工作;0910市民广场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拆除工作。

(六)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深入开展区域靓城提质“三大行动”及街景提质改造工程,重点强化城市设计与特色塑造,完成了中大街(向阳西路至河汾路)示范街建设及河汾路街景提质改造一期工程任务,使我区城市面貌和城市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标准地”改革有序推进,出台了实施方案,制定了操作流程,完成区域评价5个,收储“标准地”1461亩,完成一宗“标准地”出让工作。有效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年完成中大街北段道路工程、滨河东路辅道道路工程、第六大道及南大街项目、重型机械标准化厂房项目、甘亭污水处理厂工程、滨河东路电力排管工程等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园区已建成投运16.5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目前已有六个项目入驻。

(七)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以“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都为招商引资”为切入点,简环节、优流程、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运用“加减乘除”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护航区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推进“五减”改革行动,全面推行“需求式”服务,积极开展“我是办事人”换位体验活动,实行帮办代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跟踪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一次性告知、24小时绿色通道服务,以及邮政寄递、免费刻章等一系列特色服务。2020年全区共办理许可及相关服务事项57万余件,群众满意度100%。

(八)社会治理不断深化。以创建“三零”单位为契机,成立了临汾经济开发区“三零”单位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了《深入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社区、企业、单位创建工作三年规划(2020—2022年)》等文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扫黑除恶、人口普查、不正当竞争、商标侵权、特种设备、金融风险排查、税务排查、网络监管、市容市貌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土地清理等专项行动,统计、保密、档案、督查等工作有序推进。

(九)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深入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汾河流域水污染、餐饮油烟等各项治理。特别是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积极启动应急响应,针对区内汽修行业、建筑工地、排污口、固废危废等进行检查。2020年“秋冬防”期间区内唐尧国控点PM2.5改善率居全市首位。当前,中央生态环境督察反馈问题和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涝洰河沿岸5处生活排污口提质改造升级工程和辖区内31台燃气锅炉改造工程均已完结。

(十)党建工作日益加强。我区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首要政治任务的高度,抓班子、带队伍,优环境、促发展,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意识形态专题研究和分析研判工作,成立网络评论员队伍,积极开展网评工作,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推行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建立多层次帮扶联系体系,全面实施党支部“星级化”管理,打造学习型机关,开展“亮、赛、评”活动,充分发挥党群活动中心“1+2+X”服务功能,扎实开展“三整一提升”专项行动,创新“一点三系两平台”园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形成长效廉政工作机制,从严落实履行“一岗双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越是往前走,我们越是需要认真总结过往,从“来时路”上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凝聚力量。当前,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建设,市委、市政府将开发区建设作为“1343”工作思路中的“四大牵引”之首,市委四届九次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让临汾开发区对照国家级开发区考核指标,尽快补齐短板,做大做强经济体量,提升产业档次,争取早日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明确方位才能找准方向,把握大势才能赢得未来。这些形势和要求,是机遇、是挑战、更是压力,我们要克服重重困难,尽快破题、迎头赶上。在“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形势下,开发区的竞争已从以往的优惠政策竞争转向体制优势和综合环境优势竞争,我区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只能靠理念、靠思路、靠精神、靠创新、靠服务去拼搏,蹚出一条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路。

三、“十四五”奋斗目标

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转型出雏型的关键期,是我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攻坚期,也是我区升级国家级开发区的决胜期。科学制定我区“十四五”规划,为未来5年开发区发展指引导航、绘制蓝图,事关重大、至关重要。党工委、管委会通过集思广益,充分征求意见,确定未来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聚焦实现“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重大历史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以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为主题,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按照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以升级国家级开发区为引领,全力建设“创新驱动引领、先进制造集聚、开放发展先行、生态宜居示范”四大功能区,着力壮大“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产性服务”三大主导产业,瞄准“六新”,着力培育“新材料、半导体、临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倾力打造“招商链、创新链、供应链、服务链”四大链条,提升全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努力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进入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打造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主引擎,为我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做出积极贡献,书写临汾经济开发区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到2025年,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要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六新”发展实现突破,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量破“零”;领军企业、创新平台、高端人才、产业金融协同互动的创新体系初步构建,产业链集聚创新链、创新链带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业态初步建立,基本形成具有临汾经济开发区特色的,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金服用高效协同的一流创新生态。

(二)牵引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力在全省位次稳步前移;城市功能和品质不断提升,金融、创新等服务功能趋于完善,开发区牵引效应不断显现,引领临汾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持续增强。

(三)现代产业体系初具雏型。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产业链条更加完善,新材料、临空经济、半导体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突破,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四)转型发展机制建立健全。“三化三制”改革不断深化,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营商环境更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土地、资金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制度逐步完善。持续开展管运分离,在更多领域引入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开发区建设运营。

(五)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有效构建。临空港口平台影响力显著增强,在“一带一路”大商圈中的重要节点作用有效发挥,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在多领域实现协作联动发展,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

(六)生态建设产业转型融合发展。空间规划布局不断完善,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建成,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生产、生活协同共生格局基本构建。

到2035年,成为临汾市绿色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新引擎,产城融合新区基本建成,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临汾经济开发区成为带动临汾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四、2021年主要工作任务

按照“十四五”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今年的工作思路和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记领袖“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殷嘱托,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市委“1343”工作思路,推进“1345”发展战略,即:以升级国家级开发区为目标,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加快科技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拓宽融资渠道为支撑,着力建设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煤机装备、科技孵化五大产业园区,积极发挥好开发区在全市发展中的引擎和引领示范作用,为临汾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做出临汾开发区应有的贡献。

按照以上思路,今年我区主要指标任务是:全力争取开发区发展水平考核保持优秀。工业投资目标增速22%,绝对额完成8.2亿元;工业增加值目标增速12%,绝对额完成9.4亿元;转型项目当年完成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80%;“四上”企业数目标增速12%,四上企业数达到131家;产出强度完成200万元/亩目标任务;高新技术企业数目标增速达到12%;实际利用外资数目标保持增速5%以上。各项约束性指标力争超额完成省市任务。

为圆满完成上述指标任务,今年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聚焦精准招商,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招商引资是坚持“项目为王”的最前端、最前沿,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我们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去谋划、去开展、去突破。一是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客观总结2020年招商成效和招商做法,正确分析和对待当前严酷的经济形势和竞争环境,用服务优势弥补政策劣势,用主动意识赢得信任优势,针对产业类、总部类和外资类项目,在招大引强、招高引尖、招才引智、精准招商方面发力,提升招商引资工作质效;二是在创新中找契机,在探索中谋新局。要认真研究“要素跟着项目走”的战略优势,充分挖掘临开的优质要素,在数据招商、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市场化招商方面想路径、找办法,要用好上级招商平台,用好招商公司,通过大数据研判项目,用公司对接公司的模式找到合作的切合点,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度;三是在目标上再突破,在务实中求实效。没有突破就没有生命力,就没有立足和发展的机会,就没有真正的进步,要把2021年确定为招商引资突破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桎梏、接续奋斗,坚持目标引领和结果导向,领导班子带头挂帅走出去招商,包联招商任务,按照产业分类走出去,瞄准10亿元、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去招引、去谈判,推进在谈项目的签约和意向项目的跟进,确保项目谈一个成一个,成一个落一个,营造招商氛围,提升招商成功率。

(二)进一步聚焦产业集群,奋力攻坚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破机制,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总抓手,以项目大建设推动经济大发展。一是科学谋划项目。2021年我区初步确定重点项目78项,总投资442.96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41.58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18项,总投资5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1.75亿元;基础设施类项目19项,总投资32.4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4.25亿元;社会民生类项目16项,总投资69.56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5.58亿元;拟建类项目25项,总投资282.93亿元。二是精心包装项目。准确把握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做好信创产业、“六新”产业、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布局,在项目储备、策划包装、滚动入库等方面狠下功夫,提升项目质量,确保最大限度获得上级资金和债券支持,为项目建设争取政策红利。三是以绿色引领园区发展。坚持环保优先和节约优先,以环保倒逼产业转型,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能源和其他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最严格的环保准入,坚守环保底线,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耦合,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合理布局“三生”空间,促进产城互动,形成“生态优先、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发展格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园区,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四是做好“三个一批”活动。要深入贯彻落实“项目为王”理念,继续开展“包联领导、包联单位、项目专员”三位一体,坚持每月调度会和每季度汇报会,通报情况、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三个一批”活动激发全区项目建设活力。

(三)进一步聚焦产业规划,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是开发区高质量运营的根本条件,规划定位的水平、建设标准的高低、配套服务的优劣是各类产业项目能否落地、落地后能否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以道路定框架、划范围,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按照两廊、三轴、三区“233”空间发展格局,以建设产业新城为目标,以土地集约开发为方向,高标准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明确产业定位,着力拓宽上下游产业链,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集群、集聚、集约发展。二是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继续贯彻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深入推进靓城提质三大行动及街景提质改造工程,在2020年取得的成绩基础上,重点整治常兴中街北段、河汾路二期、鼓楼北大街,提升城市品质;相关部门要发扬专班工作先进经验,高质量实施2021年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其中老区项目6个:中大街北段、河汾二路东段、滨河东路辅道、规划二路、滨河东路电力排管以及靓城提质街景提质改造工程。甘亭工业园区续建项目3个:甘亭工业园南外环东延、第六大道及南大街道路工程;新建项目5个:智能大道、第九大道、东外环、309西延、甘亭污水处理厂项目;拟建项目1个:南外环西延道路工程;着手园区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提升园区项目承载力。三是完善硬件实现“拎包入住”。在抓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围绕企业入区、项目落地,力争实现“七通一平”;在打造“标准地”“标准化厂房”上下恒久之功,按照省、市要求,加大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做到“地等项目”“厂房等项目”。四是盘活区内存量土地资源。实施“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加快推进“僵尸企业”出清,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进一步聚焦产业生态,着力打造最优环境。深入贯彻落实“三对”“六最”要求,持续不断“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一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3个机制”要求。落实“标准地+承诺制”机制,实现一般工业项目“今天签约、明天落地、拿地即开工”;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打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落实“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机制,真正让数据跑腿代替企业跑路。二是打造公平市场空间。要在市场准入、行政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创造公平市场空间。三是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对区内企业和项目开展无事不插手、好事不伸手、有事不撒手、难事伸援手的“需求式”服务。四是建立长效机制。把“解难题、理旧账、清欠款、助发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真正让企业切身感受到来自临汾开发区的温暖。五是发挥口碑营销效用。让来临汾开发区投资的企业家口口相传营商环境的优越,在全社会形成尊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五)进一步聚焦改革开放,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开放共创繁荣。坚持以改革激活内生动力,以开放引进外部活力,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一是深化经济领域改革。跟进抓好中央、省、市改革任务落地落实,深入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财政一体化等改革,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释放活力。二是在投融资模式上加快创新,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积极推进全市资本中心建设,做好全省资本市场县域工程试点工作;与区内金融机构、省内外各类资本机构广泛开展对接,搭建银企对接、资本对接平台,为区内企业和项目提供各类融资服务;推动管委会下属全资国有公司改制,走市场化经营、公司化运营之路,使国有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成为开发区建设融资主力。三是打造“山西智创城”品牌。临汾开发区将响应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打造“山西智创城”品牌,发挥产业优势,科学定位,按照工作指引创建出符合临汾实际、具备临汾特色的“山西智创城”。四是大力推广华翔集团“双创”经验。弘扬工匠精神,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使企业真正成为我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五是在科技创新上加大力度。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大力推进清控创新基地(临汾)项目建设,借助启迪公司清华产业“星聚空间”“易招商”“资本中心”等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六)进一步聚焦社会稳定,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一是依法依规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特别是加强来(返)临人员闭环管理,重点关注境外、中高风险地区来临人员,依托网格,开展滚动式排查,通过宣传告知、组织志愿者、本人或家人朋友单位报备等方式,做好排查登记,动态跟踪核酸检测情况,全面掌握辖区风险人员动态。此外,还要抓好区内农贸市场、商场超市、校园、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常态化防控。二是有序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联防联控相关要求,落实辖区内重点人群“应种尽种”,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三是加强经济调节和政策储备。密切关注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稳岗就业。抓好入企服务工作,做好政策跟踪评估,开展重大政策前瞻性研究,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生产要素调度和供需对接,有效抗风险、稳增长。

(七)进一步聚焦“三零”创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三零”创建为抓手,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临开。一是在“零信访”创建方面。继续落实好领导接访制包案制,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坚持包联信访难度大、矛盾突出、情况复杂的信访难案,做到“一包到底、案结事了”;街道、社区领导干部也要负起责任,变“等群众上访”为“替群众跑腿”。要提高网上信访工作水平,建立“可评价”台账,切实提升参评率和满意率。要狠抓重复信访专项治理,加强督查督办,进一步压实包案领导责任,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办结积案。二是在“零事故”创建方面。要深刻汲取襄汾“8·29”重大房屋坍塌事故教训,提升安全隐患发现甄别能力,始终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严格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属地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按照国家、省、市安排部署,认真做好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城乡房屋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两个重点,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消除隐患,坚决杜绝群死群伤事故发生。三是在“零案件”创建方面。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借鉴学习安泽“说事议事厅”、曲沃县“百姓议事会”的经验做法,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密切关注社情民意走向,全面掌握重点群体动向,加强对治安状况的动态监测、分析预判、精准预警,坚决把各类矛盾隐患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毫不松懈地抓好金融风险、政府债务风险、舆情风险等防范化解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针对当前诈骗类、盗窃类案件频频发生的态势,要在破小案、破串案、破群众关心的案件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四是在生态环保方面。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五是在法治建设方面。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法治教育,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八)进一步聚焦体制创新,有效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探索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创新开发区开发建设、投资融资、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人才引进、园区管理等机制体制,建立各类平台公司,发挥公司市场主体作用,聚焦主业抓运营,承担开发区的招商引资、资金筹集、项目管理、国有资产经营、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服务、土地开发运营等职责,通过建立“专业、灵活、高效、发展”的管理模式,切实实现开发区“管”“运”分离。二是持续深化“三制”改革。根据2020年度岗位聘任期满的实际情况和岗位需求,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岗责匹配”原则,扎实开展各级岗位人员的续聘和调整工作,进一步规范健全内设机构设置,理顺工作职责,切实建立科学、精简、高效的管理机制,有效激发我区内生活力。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优化经济治理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能力,着力把方向谋全局、抓学习强本领、抓具体抓深入,为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提供根本保证。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推动党员、干部做到“一句誓言、一生作答”,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在全区大力营造奋进新征程、展现新气象、创造新奇迹的浓厚氛围。

(二)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开展领导干部大讲堂和“党员进党校”活动,积极构筑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实绩评价机制,牢固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充分发挥组织部门日常考核、培养、识别干部的职能作用,突出事业为上、以事择人,识人察人看担当、选人用人重作为,切实做到让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实惠、吃苦者吃香;扎实推进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推进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切实优化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结构,提升社区基层综合治理水平。

(三)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实施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考核目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提升园区党建工作质量为目标,围绕“132”园区党建重点,加大商务楼宇党建指导站建设力度,着力消除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空白点”;充分发挥党群活动中心功能,坚持党群共建,有效激发党建活力;注重发展党员工作,切实把基层优秀的同志吸纳入党,不折不扣地完成2021年度发展党员任务;注重作用发挥,引导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四)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引导广大干部把加快发展作为应尽之责,在发展大局中定好位、尽好责、履好职。组织部门要树立“干部到一线去,领导从一线来”的导向,鼓励党员干部到工作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继续落实容错纠错机制,真正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对贯彻党中央、省委、市委和党工委决策部署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精准施治,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确保中央、省委、市委和党工委的政令畅通、决策落实;强化跟踪问效,以问责倒逼落实,对责任不履行、承诺不兑现、作风不转变、工作不落实的,坚决从严从重查处,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区域特点和人才需求,加快制定符合开发区发展的“人才新政”,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使用等服务体系,营造爱才、惜才良好氛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和平台,加大人才招引力度,有力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征程漫漫从头越,转型升级再奋进。同志们,新的一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催人奋进,任务已经明确,战鼓已经擂响,开弓没有回头箭。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面对新阶段、新任务、新征程,全区上下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宝贵时间窗口,切实增强争的意识、抢的决心、拼的气魄,赢得机遇、用好机遇;要积极应对挑战,扬长避短、大干快上,努力实现经济有新发展、干部有新作为、群众有新获得。要不负重托、砥砺前行,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在勇于担当中创造新业绩,在善于作为中开创新局面,在敢于改革中开辟新天地,奋力推进临汾开发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辉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山西省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山西省临汾经济开发区组织和人力资源部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16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临汾经济开发区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14100002001252号